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的主题

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中国人民在谋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不断深入的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推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国存亡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的启示: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殖民掠夺和侵略。封建专制统治不但依然顽固不化,而且和西方列强相勾结。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由此提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1840年以来总是落后挨打和革命失败的现实,一再地教育中国人民,要想彻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

在新的社会基础上改变国家落后面貌,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哪一年至哪一年?

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之后的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反抗封建主义压迫的革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1898年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的舞台,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8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是什么

近代史的主题:中国人名在谋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不断深入的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推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180年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国存亡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晚清王朝统治下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

当晚清王朝走向衰落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阶段,资本主义发达的英、法等国对外积极进行侵略,寻找殖民地,英国是侵略活动的急先锋。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扩展资料

中华民族从近代的沉沦走向复兴,真正起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屈指算来,正好百年。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文化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天下观”遭到挑战,到了洋务运动时期,这种挑战加剧。

但传统的“天下观”的真正瓦解和新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是在甲午战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的世界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思想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虽然肇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但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民主与科学才作为现代思想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除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传入的西方文化外,新文化运动后期又传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rwlyx.com/c/505729.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