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免费入口在哪
西溪湿地·洪园有两个入口,一个是五常街道访溪路邬家湾入口;另一个是五常大道龙舌嘴入口。
1、文二西路至绕城五常入口往南沿访溪路直行1公里即到西溪湿地邬家湾入口;天目山路至五常大道即到西溪湿地龙舌嘴入口;
2、城南可通过万松岭隧道、玉皇山隧道、九曜山隧道、五老峰隧道、吉庆山隧道、灵溪隧道到达西溪湿地•洪园。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千米,规划总面积11.5平方千米,湿地内河流总长100多千米,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
湿地公园内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幽雅、文化积淀深厚,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中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在哪里
西溪湿地在杭州市区的西部,距离西湖不到五公里。
西溪湿地是城市中罕见的天然湿地,还有“杭州之肾”之称。西溪湿地以“一曲溪流一曲烟”闻名,甚至跟西湖、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
西溪湿地简介:
西溪湿地又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其位于杭州市西部,距离西湖不到五公里。整个景区分为东区跟西区,东区包括一期和二期,西区为三期洪园景区。东区是西溪湿地自然风光的精华所在,坐船穿行于错综复杂的水道,是感受自然生态最佳的方式。
西溪湿地公园有几个大门呢
西溪湿地公园有三个门,东入口位于紫金港路的西溪天堂,北入口在文二西路,天目山路入口。
西溪湿地公园指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千米,规划总面积11.5平方千米,湿地内河流总长100多千米,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
湿地公园内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幽雅、文化积淀深厚,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中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古北界种类3种,东洋界种类7种,其中华中区种类3种,华中华南区种类4种,所记录的10种两栖类中,大树蛙属于西溪湿地罕见种类,数量稀少,属于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
弹琴水蛙、黑斑侧褶蛙、斑腿树蛙、镇海林蛙和小弧斑姬蛙具有一定的数量,属于偶见种类;而中华蟾蜍、泽陆蛙、金线侧褶蛙和饰纹姬蛙数量较多,属于常见种类,也是西溪湿地两栖类中的优势种。
西溪湿地的文化历史?急需
到了宋元时期,在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朝廷正式在此建置西溪镇,这是西溪进入新阶段的开始,这也说明了西溪是个千年古镇。明清时期,西溪两岸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进展,养鱼育蚕、种竹培笋与茶叶果蔬等农副业得到发展,成为郊区农业的特色。
民国后,湿地日渐萎缩。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西溪地域多个乡镇的建立,工厂企业的发展,使西溪湿地范围逐渐缩小。
2003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开始对西溪湿地进行综合保护。2005年,西溪湿地期建成并正式开园,并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首个国家湿地公园。2006年,西溪湿地启动二期综合保护工程。
2007年,西溪湿地二期有限开园,同时,西溪三期工程开工建设。2008年9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三期有限开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离杭州主城区武林门只有6公里,距西湖仅5公里。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11月03日,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2年1月10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清代康熙和乾隆二帝也曾游历西溪并留下御诗数篇。文人墨客或游览或赏景或雅集或隐居不计其数,如苏轼、米带、秦观、唐寅、张岱、厉鹊、黄宾虹、马一浮、郁达夫、徐志摩、于右任、夏承熹等等。
都为西溪留下了烩灸人口的千古诗文、书画,杭州人施耐庵更以西溪为背景地,写下了传世名著《水浒传》。它还有一个两浙词人祠堂,奉祀着自唐张志和以下1044位历代著名词人。
2017年9月8日,根据《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行业标准,经各省推荐和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专家组评定,确定为首批10家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
西溪湿地门票多少钱?星期一是不是免费?
西溪湿地门票80元,星期一不免费。
门票价格
成人门票:80元/人电瓶船成人票:60/人
半价门票:40元/人电瓶船半价票:30元/人
IC卡补差价票:10元/人
开放时间
旺季:每年4月1日-10月31日
公园开闭时间:8:30-17:30(园区16:30停售门、船票,游客禁止入园)
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公园开闭时间为8:30-17:00(园区16:00停售门、船票,游客禁止入园)
景点介绍
1、洪钟别业
洪钟别业位于高庄旁,明代成化年间刑部尚书洪钟(字宜之)晚年退隐回籍时,在西溪建造的别业。别业内由宅院(三瑞堂、归舣居、香雪堂、沁芳楼等)和书院(竹清山房、清平山堂、萝荫阁、抱月轩等)等建筑组合而成。
2、高庄
高庄又名西溪山庄,俗称西庄。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至康熙三年(1664年)之间,是清代文人高士奇(1645年-1704年)的山庄别业,具有典型的明末清中期前宅后园的官宅特点。庄内由高宅、竹窗、捻花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建筑组成。
3、西溪水阁
西溪水阁位于西溪梅竹休闲区内,是一组文人别业式建筑,居所临水而建,是自古文人墨客在西溪隐居藏书之地。水阁由两组建筑组成,东为“拥书楼”,西为“蓝溪书屋”。水阁的墙面,下部山墙为夯土墙,上部为露出梁架的编竹夹泥墙,乡居气息浓郁。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rwlyx.com/c/509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