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2月中央在什么上确定了抗日(什么是“北上抗日”?)

什么会议决定北上抗日总方针

两河口会议,党中央确立了北上抗日的总方针。

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懋功北部的两河口召开会议。会议的召开是为了统一北上抗日、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王稼祥、张国焘等。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政治形势,强调坚持北上抗日的方针和党对红军的领导。否定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明确提出北上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以便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日运动的战略方针。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两河口会议为实现党和红军北上抗日和领导全国抗日运动的伟大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北上抗日,是我党在民族危亡之时坚定的政治觉悟。早在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中国共产党就发表宣言主张抗日,并在其后派遣杨靖宇等干部赴东北组织抗日。在红军长征出发前3个月,红7军团便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

1935年6月,日本侵占华北地区。同月,在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的两河口会议上,党中央确立了北上抗日、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方针。

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八一宣言”,主张抗日。

11月28日发表《抗日救国宣言》,提出组织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及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2月,党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提出了“猛烈扩大红军”“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以坚决的民族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的第二年,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挺进抗日前线。在南方八省坚持游击战的游击队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东进抗日。

在什么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

1935年12月17~25日瓦窑堡会议。

《决议》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这种形势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该怎么办的问题。因此,党的策略任务就在于发动、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

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科学地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政治策略问题,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为党领导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什么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大片土地沦失,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之际,1936年经过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1937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扩展资料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原因

1、外部原因

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核心,决定着统一战线的发展。

2、内部原因

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毅然捐弃前嫌,倡导和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5年12月召开的什么会议?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瓦窑堡会议。瓦窑堡会议是指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r\n瓦窑堡会议\r\n瓦窑堡会议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策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既着重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r\n也警戒全党汲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从而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这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r\n会议成员\r\n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秦邦宪、邓发、何克全、李维汉、张浩(林育英)、杨尚昆、王稼祥、彭德怀、郭洪涛等十余人。这次会议,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而召开的。\r\n更多关于1935年12月召开的什么会议,进入:

abcgonglue.com/ask/0c11eb1615833552.html?zd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rwlyx.com/c/510165.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