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午的意思是「傍午是几点钟」

傍午的意思是「傍午是几点钟」

傍午是几点钟

傍午是中午十二点钟左右。傍午是指临近正午的时候,也可以说是临近中午十二点钟左右,与“傍午”类似的词还有“傍晚”,“傍晚”与“黄昏”意思相同,意思是临近晚上。

傍午是几点钟

中午又称正午、晌午、昼时、午时等等。

中午指二十四小时制的12:00或十二小时制的中午12时左右。

人们在中午时分会进食午餐,健康的午餐应该以五谷为主,再配合适量肉类和蔬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傍”字是什么意思?

“傍”字的意思是靠近。

拼音:bàng

笔划:12

部首:亻

结构:左右结构

笔顺:撇、竖、点、横、点、撇、点、横撇/横钩、点、横、横折钩、撇

1.靠近,临近

傍,近也。——《说文》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2.依附,依靠。如:傍人门户;傍依(依靠之物);傍靠(依靠,紧靠)

3.辅佐

四贤傍之。——《新书》

4.顺着;沿着。如:傍照(依照,仿照)

5.陪随,陪伴。如:傍个影儿(露面;亮相)

6.同“旁”。旁边,侧

傍,近也。——《说文》。按,与旁别,四旁四方皆当作此,犹边际也。

傍,侧也。——《广韵》

玄应声恸哭,酸感傍人。——《世说新语·夙惠》

白马金具装,横行辽水傍。——孔稚圭《白马篇》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他人。如:傍舍(他人的房舍);傍说(他人的主张)

旁系。如:傍尊(指伯父、叔父等旁系尊长);傍荫(旁系亲属袭封官职爵位);傍亲(旁系亲属);傍继(出继旁系亲属)

8.唐代州名。在今云南双柏县境

9.广博;普遍。同“旁”。如:傍施(博施;广被);傍及(遍及;推及);傍通(学问广博通达);傍接(广为交接、应酬);傍概(广泛概括);傍落(坠入他途)

10.交错。如:傍午(纵横交错);傍生(交错丛生)

造句:

1.你们知道这有可能是傍着某人。

2.在实践中,有钱傍身是吸引人的。

3.他会向你述说他50岁的太太两个月前刚刚逝世,而从那时起他就患上了抑郁症,症候如体重减轻15傍、早醒以及精神涣散。

组词:傍转、傍扈、傍概、傍瞻、傍支、傍亮、傍傍、傍亲、傍费

古代成语''不分皂白''中的''皂''是指什么

皂“皂”指黑色,今天看起来似乎很典雅,其实过去是个俗词,旧时当肥皂用的“皂荚”就是黑色的树荚。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不分青红皂白”,意思是不分是非。成语“青红皂白”中是“青(此指深绿色)红”对举,“皂(黑)白”对举。贾谊《陈政事疏》说:“且帝之身,自衣皂绨,而富民墙屋被文绣。”可见在汉代“皂”是尊贵之色。因黑色威严,所以衙门中的差役都服黑布衣,称“皂衣”。诗文中常以“皂衣”、“皂隶”等指差役。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傍午下乡不来。”

”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傍午是几点

中午十二点钟左右。傍午,汉语词语,拼音是bàngwǔ,意思是临近正午的时候。

傍:傍bàng靠:依山傍水。临近:傍晚。傍黑。傍亮。笔画数:12;部首:亻。

午:午wǔ地支的第七位,属马。用于计时: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

例句:傍午时分,突然下起了大雨。

在现代生活中,时间的记录单位是通过“时分秒”来记录的,但是在中国古代的事件记录方法非常具有中国特色,那就是十二地支。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

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生活之美,被古人融入点点滴滴。

傍晚的傍字有什么组词

1、傍午:bàngwǔ

意思:时间词。临近正午的时候。

2、倚傍:yǐbàng

意思:依傍。

3、依山傍水:yīshānbàngshuǐ

意思: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4、傍黑儿:bànghēir

意思:傍晚。

5、傍边儿:bàngbiānr

意思:靠近;接近。

6、依傍:yībàng

意思:依靠。

傍组词bang 傍如何组词

1、傍的组词:傍午、傍晚、傍角儿、傍明、傍依、偎傍、傍边儿、依山傍水、傍黑儿、依傍、傍亮儿、倚傍、无所依傍、使性傍气、身傍、傍费、傍荫。

2、傍午,汉语词语,拼音是bàngwǔ,意思是临近正午的时候。

3、傍晚,汉语词汇,拼音:bàngwǎn,意思是临近晚上。与“黄昏”同义。指日落左右的时间,即日光至晚上的过渡时刻。月见草属的植物会在这个时刻开花。

4、傍角儿,汉语词语。指旧时京剧戏班中一般演员。

5、傍明,读音为bàngmíng,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拂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rwlyx.com/c/510988.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