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康熙字典?
使用“康熙字典”查字的采用部首检字和笔画检字方法。
该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即子集、丑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
1、部首检字有一个歌诀:一二子中寻,三画问丑寅,四在卯辰巳,五午六未申,七酉八九戌,其余亥部存。或是“一二在子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寻,六在未申七在酉,八九在戌余亥存。”大意为:部首的笔画为一画或二画在子集中找,三画在丑、寅集中找……诸如此类。
例如:查“康”字。在部首索引中找“广(yan)”部,在“寅下”5页。除部首外,“隶”为8画,再到“寅集下”“广”部8画里查“康”字,在“寅下集”9页中可以查到。
2、笔画检字用于难字查检,可依笔画检字表。
例如:查“民”字,如果不知道其部首,可以查笔画检字表。“民”为5画,可以在5画中查到。“民”下注为“氏”部,再到“部首索引”中查到“氏”部。“氏”在“辰集”33页,“辰集下”中“氏”部1画里即可查到“民”字。
《康熙字典》有这样三个优点:
1、收字相当丰富;
2、它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差不多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可以供使用者检阅;
3、除了僻字僻义以外,它又差不多在每字每义下,都举了例子。
《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皇帝亲自下诏编撰。原四十二卷。翰林院掌院学士张玉书主持编写工作。依据《字汇》、《正字通》加以增订而成。康熙五十年(1716)年印行于世。其内容引古代诗文以溯其字源,又注各代用法以佐证其变迁。
康熙字典笔画查字
现在新版的《康熙字典》前面都加了很多“查字法”的索引(如拼音检字,四角号码检字等),用起来很方便。如果你是“查”的“古代版本”的《康熙字典》那就只有“部首检字”。其实这用起来也并不复杂,《康熙字典》按“十二地支”分为十二集,即子集、丑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每个部首都对应着某集某卷,而《康熙字典》共分214个部首,每集每卷中都包括一至若干个部首(这在字典前面都是有“索引”的)。
过去流行着一首按部首字的笔画多少来判断它们分属“地支”十二集的口诀,现在我稍加修改介绍如下:一二子中三丑寅,四卯辰已五午寻,六在未申七在酉,八九戌集余亥存。即:部首是一画或二画的都在子集中,是三画的在丑集或寅集中,依次类推。
康熙字典查字的规则?要求准备详细
部首检字法,要先找自己所要查的字归于哪个部首,把这个部首查出来。比如《康熙字典》的查法,是有口诀的,必须先背口诀:“一二在子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寻,六在未申七在酉,八九在戌余亥存。”这歌不像歌,诗不像诗的。
康熙字典12笔画的字有那些?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笔画查字(16)
康熙字典笔画根据《康熙字典》原版整理而成。请注意,康熙字典中有些部首/部外笔划,与简体计算方法不同。例如部首“氵”为“水”部,4划;部首“王”为“玉”部,5划等。每次查询随机显示48个汉字,括号内为汉字的五行属性,主要用于姓名学。
樻
螏
頴
諪
瘯
錉
磝
颓
蓂
谀
篞
糒
閷
鲋
讽
蒟
橝
壂
诨
撆
拨
橣
凝
瞕
糗
醍
糑
澅
鮌
憍
撠
圜
阊
蛳
嶰
滗
儖
澃
燑
诺
踾
缜
驳
鸵
挠
罃
縠
蓊
《康熙字典》要怎么查?
康熙字典成书是在清代康熙55年,共收入汉字4万7千多个,这是相当多的,要知道平常一般要用到的字也就3000个左右,所以一般字典上查不到的稀有字,在康熙字典上也能查得到,甚至包括一些方言的汉字本体,呃···扯得有点多,可以告诉楼主,康熙字典是按部首排列的,全书共分214个部首,部首又是以笔画为序,分别归入十二地支标分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简单的说就是按笔画来查把,不知道有没有说清楚,希望能起到帮助。
康熙字典怎么查字啊
《康熙字典》依据明朝《字汇》《正字通》两书加以增订,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rwlyx.com/c/511498.html